外教母语非英语,培训中心应该双倍赔偿?


        “外教来自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是我们常在一些语言培训学校门户网站看到的宣传。可是,如果宣传不实,还以营利为目的,那么就要承担“言过其实”的责任。近日,某培训中心因为聘请母语非英语的外国人作为“教师”,被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判决构成欺诈行为,须对两名原告分别给予双倍赔偿。


  原告马某、原某报名参加了某培训中心的英语培训课程,并支付了4万元培训费用。可是在培训过程中,两原告发现,该培训中心的很多外籍教师不具备教学资质,教师也非如该培训中心所宣传的均来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觉得被欺骗了的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培训中心分别双倍赔偿损失8万元。

  对此,培训中心辩称,两原告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培训中心接受语言培训,双方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培训中心通过网站等宣传的外教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并非表示外教均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双方在合同中对此亦无任何约定,培训中心不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的问题。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的举证能够证明其在该中心接受教育培训,Kristof Mato等外教提供了教学服务,而Kristof Mato并非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培训中心的抗辩意见并不符合普通人对“外教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的认知和理解,法院不予采信。

  此外,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我国实行外国人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须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等程序取得就业证或持有相关外国专家证后方能在中国境内就业。本案中,培训中心应当对外教已经取得就业证或者持有相关外国专家证,承担举证责任,但培训中心仅举证证明了Brown等11人有外国专家证,可以在我国就业,并未举证证明为原告实际提供教学服务的Kristof Mato等外教在我国取得了就业证,故Kristof Mato等外教不符合在我国就业的条件,不具有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学资质,其提供教学服务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综上,培训中心宣传的“外教来自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事实不符,且提供英语教学服务的外教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在我国就业的条件。因此,法院认定该培训中心存在虚假宣传,其向原告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具有欺诈行为,并作出了如上判决。



相关案例

...
花钱买房却是骗局审核不严中介全赔
  • 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间,“房主”高某在北京兴远房地产经纪中心登记信息,称她有多套房产出售。杨先生等人在该中心的居间服务下,先后与高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交纳购房款累计400余万元及中介费11万余元。但随后,买房人发现,高某并非实际房主,这就是一场骗局。高某事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但购房款早已被其挥霍。

...
喜宴宾客中毒,掌勺大厨担责!
  • 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的孙老先生为女儿办喜事,按民俗在村里搭木圆堂,请了当地有口皆碑的李大厨来掌勺,却没想到造成近30位宾客上吐下泻。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宾客食物中毒是由于李大厨加工海鲜不当所致,判定宾客的医疗费、慰问金等都由其支付。

...
员工在宿舍中猝死未认定工伤
  • 朱某系某矿业公司倒班岗位员工,公司为该岗位员工提供住宿方便换班。2014年3月5日下午两点,朱某搭公司班车上夜班,晚上十一点下班。下班后与同事一起回到住宿公寓休息。第二天中午,同事敲朱某房门欲同去上班,无人应答,发现其躺在床上,已经死亡。